在青少年法治教育中,“违法有代价” 往往停留在抽象说教层面,如何让青少年直观感知 “一次冲动行为” 的连锁后果?易传诚数字展厅自主研发的青少年违法成本计算器,以 “数据化拆解 + 场景化模拟” 为核心,将违法后果转化为可量化的 “成本清单”,成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的 “硬核警示设备”。作为全国超 1000 个法治教育基地的标配产品,其通过 “输入行为→生成成本→反思警醒” 的互动流程,让青少年在主动探索中筑牢法治防线。
具象化拆解:将 “违法成本” 分解为法律、经济、社会、未来四大维度,用数字、时间、场景画面让抽象后果 “看得见、算得清”;
分龄精准触达:针对 6-12 岁、13-18 岁青少年的认知差异,低龄段用动画故事呈现,高龄段用数据图表分析,确保每个年龄段都能 “看懂代价”;
互动反思闭环:从 “输入行为” 到 “生成成本” 再到 “对比守法路径”,引导青少年主动思考 “行为与后果” 的关联,实现从 “被动警示” 到 “主动规避” 的转变。
6-12 岁低龄段:以 “卡通情景” 呈现,输入 “偷拿同学玩具”“故意损坏公物” 等行为,屏幕弹出动画:主角因偷窃被学校批评、家长赔偿、朋友疏远,用 “失去信任” 等情感代价替代复杂数据,直观传递 “违法会失去重要的东西”;
13-18 岁高龄段:引入 “人生轨迹对比”,输入 “参与校园欺凌”“网络诈骗” 等行为,生成三维成本清单:
法律成本:拘留天数(如 16 岁打架致伤可能被拘留 10 日)、案底影响(考公 / 参军受限);
经济成本:医疗费(如致人轻伤赔偿 2-5 万元)、律师费、罚款等具体金额;
社会成本:班级评优取消、社区公示批评、亲友评价下降的模拟场景;
未来成本:升学受阻(如重点高中拒收有劣迹学生)、就业受限(企业背景调查不通过)的时间轴展示。
时间流展示:从 “违法当天” 到 “10 年后”,清晰标注每个阶段的具体影响,如 “第 1 年:家长赔偿 3 万元”“第 3 年:中考加分资格取消”“第 8 年:求职被拒”;
AR 后果还原:扫描行为卡片(如 “聚众斗殴”),AR 虚拟场景会还原 “派出所询问”“法庭受审” 等画面,虚拟检察官同步讲解 “《刑法》第 292 条的具体规定”;
反向互动设计:支持 “修正选择” 功能,点击 “如果当时选择……” 可切换守法行为,对比两种人生的差异(如 “拒绝参与欺凌→顺利升学”vs“参与欺凌→留案底”),触发 “幸好没做” 的情感共鸣。
个人报告:生成 “违法成本认知评分”,标注 “低估的后果”(如 “未意识到案底会影响一生”),推送针对性学习内容(如 “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政策” 解读);
群体数据看板:教师 / 管理员可查看 “高频查询行为”(如 “网络诈骗占比 38%”)、“认知薄弱区”(如 72% 的学生低估 “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”),为法治课重点提供数据支撑;
成长曲线追踪:记录同一学生多次使用的结果,对比 “首次测算” 与 “三个月后” 的认知变化,直观呈现教育成效。
内容权威性:联合省级检察院未检部门研发成本测算模型,数据来源于 10 万 + 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库,确保 “每一笔成本” 都有法律依据和真实案例支撑;
交互流畅性:采用自主研发的 “低延迟触控系统”,输入行为到生成结果响应时间≤0.5 秒,适配青少年快速操作习惯;
安全耐用性:防刮耐磨触控屏 + 圆角设计,通过国家儿童产品安全认证,适应基地高频使用场景(日均接待 200 人次以上);
隐私保护性:本地存储用户数据,自动加密且定时删除,符合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要求,保护青少年隐私。
某中学法治教育基地:引入设备后,学生对 “违法成本” 的列举从平均 2.3 项提升至 7.8 项,能准确说出 “案底影响就业” 的比例从 19% 升至 83%;
某区青少年宫:在 “法治夏令营” 中使用,85% 的学生表示 “原本觉得打架赔钱就行,现在知道还会影响升学”,主动拒绝参与 “约架” 的比例提升 62%;
检察院未检中心:作为 “附条件不起诉” 教育环节,让涉罪未成年人测算自身行为成本,再犯率同比下降 40%。
定制化内容:植入本地典型案例(如 “某中学生偷窃电动车案”),成本测算更具代入感;
联动教学方案:与法治大转盘、VR 模拟法庭数据互通,形成 “后果认知 - 场景体验 - 知识巩固” 的教育闭环;
终身保障服务:3 年免费硬件维修,每年 4 次内容更新(同步最新法律修订),7×24 小时技术支持。
全国服务热线:18192298263
官方网站:www.shanxiycc.com